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故事成语故事故事内容详情

四字成语故事百不当一成语故事

匿名 2023-11-03 08:16:47 35 下载本文

四字成语故事-百不当一成语故事

百不当一的意思是一百个也抵不上一个,形容人或物异常出众。那么该成语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介绍的百不当一成语故事,希望帮助到你。

百不当一成语故事

【出处】汉·班固《汉书·文帝纪下》。

四字成语故事百不当一成语故事

汉文帝统治时期,边境常常受到匈奴的侵扰,由于匈奴简装轻骑,神出鬼没,使汉军不能行之有效的对付他们,为此,不但国力受损,而且还不能确保边境安全,惹得朝廷非常苦恼。

大臣晁错上书汉文帝,提出制服匈奴的见解和主张。

他说:“汉兴以来,胡虏屡次入寇,小人则小利,大人则大利。……克敌制胜之道,首先在于选良将,将士要善于审度形势。兵法说,阔丈五的沟渠,漫过车辆的河水,山陡林密,积石蔓藤,是步兵用武之地,骑兵两名抵不上步兵一名;土山丘陵绵延不断,平原旷野,这是骑兵用武之地,十名步兵抵不上一名骑兵;小丘间隔的原野,隔河相望的坡岸,居高临下,这是弓弩兵用武之地,执短兵器的步兵和弩兵相较量,百不当一;两军相逼,平地短草,可前可后,这是长戟兵用武之地,执剑拥盾的步兵与之三较,百不当一。……另外,中国的马匹比不上匈奴马的健壮,中国骑兵的箭术比不上匈奴人,匈奴人更比中国士兵吃苦耐劳。但是战车、强弩、坚甲、列阵、三军聚射而万箭齐发,匈奴人比不上我们。匈奴所长者三,中国所长者五,只要将士用长避短,匈奴是可以被我们平定的。”

晁错还提出以夷制夷、徙民屯边等主张,都为皇帝所采纳,使边事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妄语误人成语故事

【出处】《阅微草堂笔记》:里人张某,深险诡谲,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而口舌巧捷,多为所欺。人号曰“秃项马”。马秃项,为无鬃,鬃、踪同音,言其恍惚闪烁无踪可觅也。一日,与其父夜行,迷路。隔陇见数人团坐,呼问:“当何向?”数人皆应曰:“向北。”因陷深淖中。又遥呼问之,皆应曰:“转东。”乃几至灭顶,蹩薢泥涂,因不能出。闻数人拊掌笑曰:“秃项马,尔今知妄语之误人否?”近在耳畔,而不睹其形,方知为鬼所绐也。

乡里人张某,品性十分险恶狡诈,虽是至亲骨肉,也不能讨得他一句实话。而且此人口齿灵巧敏捷,很多人被他欺骗过。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秃项马”。马秃了项颈,就是没有鬃毛。“鬃”和“踪”同音,是在形容他的隐约难辨,像夜间闪烁的一点火花,突然无踪无影,不可找寻了。

有一天,张某和他的父亲夜间走路,迷了道。隔着田垄看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便打招呼问道:“应当向哪里走呀?”那几个人都说:“向北。”结果深陷在泥沼之中。又遥遥地再呼问,那几个人又说:“转向东走。”向东一转,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父子二人便在泥沼中盘旋地挣扎着,窘迫地难以移出。听见那几个人拍掌笑着说:“秃项马。你今天可知道说假话害人了吗?”声音就在耳边,看不见人形,这才知道是被鬼所欺骗了呀。

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害人者恒害己,甚至祸及家人,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并不是什么“为鬼所绐”。假若故事中的“数人”不是鬼,在现实当中也会实有其人。

划一制度成语故事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前,列国诸侯向来就没有一个划一的制度。不说别的,就拿交通来说吧,各国都有车马,主要的地方都有通车马的道路,可是道路有宽有狭,车辆有大有小。各地方的车只能够在自己的地方行驶。当然秦国的兵车要在三十六郡的道路上都能很快地行驶,可就办不到了。要是秦国的兵车不能立刻开到每个郡县,这么多城怎么管得住呢?秦始皇就规定车轴上两个车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尺。车的大小规定好了,道路自然就得修一修。这就是说,三十六郡都应当有一定宽窄的“驰道”(就是“马路”或者“公路”的意思)。这样,一面改造车辆,一面赶修“驰道”。天下三十六郡都修起驰道来,从咸阳出发,北边通到燕国,东边通到齐国,南边通到吴国、楚国,甚至湖边、海岸上都修了驰道。驰道宽五十步(秦以六尺为一步),每隔三丈还种上青松。好在天下已经统一,各地方不再打仗,所有的兵器都搬到咸阳来,铸成了十二座很大的铜像(古文叫金人)跟好几个大钟。各地方不打仗,原来士兵的一部分变成了修路的人。改良交通这件事,很快地就办到了。

交通一方便,商业跟着就发达起来了。商业一发达,麻烦的事又多了。除了秦国以外,各地方的尺寸、升斗、斤两全不一样,怎么做买卖呢?比方说:东郡的一丈绢到了南郡一量,才合八尺;三川郡的一斗大麦,用钜鹿郡的斗一量,倒多了一升;南阳郡的十斤腌肉,到了九江郡,才够八斤四两。各地方的买卖人必须来回地折合计算,要不然,就得带着好几十种不同的尺、斗、秤,才能做买卖,这哪成呢?弄得老百姓天天为了争分量,打官司告状的,哪还像个统一的清平世界?那时候,中国早已出现了不少工商业者聚会在一起的大城市,像:咸阳、洛阳、临淄、定陶、邯郸、大梁、寿春等等。在这些大城市差不多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比如说:北方的马、牛、羊、大狗;南方的羽毛、象牙、犀牛皮、油漆颜料;东方的海鱼、食盐、西方的皮革、毛织品等。又因为手工业的发达,农民自己不打铁,不烧窑;工商业者自己不种地,不养蚕,也随时可以买到粮食和布帛,甚至绣花的丝织品。全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为了通商的方便,也要求有个统一的制度。秦始皇就规定全国一律的度、量、衡,禁止使用旧有且杂乱的度、量、衡。这么一来,全国的老百姓可就方便得多了。

交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度、量、衡的统一。可是还有一件多少年来最难办的事情,也必须有个妥当的改革办法,才能叫三十六郡的官长、百姓,彼此都能交往和了解。那就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了。比方说,夏朝人还把东部的人当做夷族,就是所说的“东夷之人”;商朝人把周人当做“西夷之人”。这些“东夷之人”和“西夷之人”全都变成了中国人,中国的民族已经够杂的了;还有南方的群蛮、百濮,北方的匈奴,辽东的东胡和西方的西戎等等好多个部族。这么多人合成了一个国家,当然各有各的语言。文化比较高的,还各有各的文字。有几个临近的诸侯国,像“三晋”或者像邹、鲁,语言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楚国和燕国的人民不会说同一种话。那么,当初各国使臣的访问,比方说,屈原到了齐国,晏子到了楚国,还都带着翻译吗?那又不然。那时候,各地方虽然都有“方言”,可是已经有了一种比较普通的互相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叫做“雅言”,就好像书面官话那样。这种雅言老百姓不怎么听得懂,可是各国的大夫和念过书的人都能够南腔北调地说几句。秦始皇就把这种雅言作为正式的语言,好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共同语。

了样。那时候,有拿刀子刻在竹片上的,有拿生漆写在羊皮上或是绢上的。拿刀子刻的字,当然就是直线,因为曲线是不容易刻的。拿生漆写的字老是头大尾巴细,因为蘸了生漆,一下笔,就是一个大点子,以后生漆一少,笔划就细了,写出来的字,正跟蛤蟆菇朵儿一样,所以叫蝌蚪文。可是拿生漆写的比拿刀子刻快得多,再说羊皮和绢也比竹片轻便得多。秦始皇就决定采用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为正式的统一文字,其余各地写法不同的文字,也跟那些杂乱的度、量、衡一样,一律废除。

秦始皇费了挺大的力量,规定了“书同文字”,可是当时各地方的儒生都起来反对。他们学会了的文字是他们已经得到了的宝贝,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宝贝扔了,重新来学另一种东西。废除旧文字比废除旧车轮和旧升斗要麻烦得多。邹、鲁一带尊重孔了、孟子的那些个念书的人,对秦始皇废除古代圣贤所规定的分封的制度,早就不满意了。如今连他们用惯了的文字也要改,就格外反对,他们背地里约好一些人,共同来干一下子,推举齐国人淳于越当头,去跟秦始皇反抗。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能反抗得了这么威武的皇帝呢?他们总得藉个名目,去拉拢那些带兵的将军们,才有力量。他们一想,要是他们请求皇帝恢复古代的分封诸侯的制度,那么那些有过功劳的大将都能封为诸侯,他们自然会赞成念书的人了。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一恢复,那么别的制度也都能改回来,旧式的文字就能够抬头了。

猜你喜欢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