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美文为人处世美文内容详情

关于成功的典故励志

匿名 2023-12-21 18:21:09 199 下载本文

关于成功的典故励志

成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有可能会胜利、成为强者,屹立于不败之地。散文诗歌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成功的典故,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成功的典故篇1

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为品牌的牛仔衣是被大多年轻人所熟知的,然而他的创始人斯克劳斯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少年时的斯克劳斯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时装,他的母亲是个裁缝。斯克劳斯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布料来训练他的手艺,于是小斯克劳斯就常常将母亲裁剪后的布角偷来,东拼西凑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人衣服。

一次,小斯克劳斯将父亲从自家凉棚上撤了一块废旧的棚布,并将它制成了一件衣服,这种粗布在当时是专门用于盖棚之用的,从没有人拿它来做衣服。而小斯克劳斯竟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路过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呢。

关于成功的典故励志

当时,戴维斯是著名的时装大师。斯克劳斯的母亲便建议他向大师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戴维斯一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只有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精布衣服自然没有得到设计公司其他人的好评,但戴维斯却十分欣赏,并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从此,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开始设计粗布衣,由于没有人对这样的衣服感兴趣,它们因此而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然而斯克劳斯依然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从未放弃过设计和改良这种衣服。一个偶然的灵感,斯克劳斯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价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斯克劳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后,斯克劳斯又根据布料的特质,将它们做成了适合旅行者穿的款式,竟然又受到了旅行爱好者的欢迎。随着粗布衣一点一点的发展,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随意,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味,而且不分季节,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穿。一时间,大家都争着穿起了斯克劳斯设计的粗布衣,后来将它称之为牛仔衣,风靡全世界。

坚定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斯克劳斯当初在众人的嘲笑下放弃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就不会有今天人们所喜爱的牛仔衣。因此,只要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那就大胆地去做,哪怕你的梦想只是一件粗布衣,只要坚持下去,粗布衣也可以成为漂亮的时装。

关于成功的典故篇2

一生好友,却是一对政敌,苏轼与章惇不愧为北宋新旧党争的上佳缩影。

苏轼和章惇是好友,早年章惇对苏轼极为推崇,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惇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惇笑着快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惇来”的字样,然后从容走回来。苏轼说,老兄以后可以杀人。章惇问何出此言。苏轼笑说,你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更何况是别人的。但苏、章的友谊,随着政见的不同,慢慢变得疏远。在当时的政治立场中,苏轼属于旧派,而章惇则属于新派。由于苏轼屡次陈言新法的过失,被新派视为眼中钉,拼命从其诗文中寻找“罪证”,一意将他置于死地。

当时新派中的李定、王珪、舒亶等人,利用苏轼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以苏轼自比“蛰龙”,诬陷他有不臣之心。苏轼因此下狱四个多月,受尽屈辱,在狱中写下“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悲愤诗句。

就在苏轼性命攸关之时,昔日的好友、今日的政敌章惇站了出来。章惇在神宗面前与新党同僚据理力争,说诸葛亮号“卧龙”,但谁能说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以此力证苏轼的清白。退朝后,章惇痛斥宰相王珪:“你是想让苏轼全家都灭口吗?”王珪无言以对,只能说自己所言,是从舒亶那里听来的。章惇厉声道:“舒亶的口水你也吃吗?”一连串的逼问,令王珪哑口无言。在多方势力的营救下,再加上神宗本来就没有伤害苏轼之心,最终苏轼保住了性命。

尽管苏轼的性命得以保全,但这位20岁就名满天下的士子,往后的人生路却越走越坎坷。在新党得势之日,他不受重用。而旧党起用之时,他又因批评旧党的措施而不受待见。这位真正恪守中庸之道的君子,完美体现出儒家的中立不偏精神,却依然不见容于赵宋这个文明朝代。他的命运,可谓耐人寻味。后人读到苏轼貌似超旷的诗词,背后潜藏多少悲凉,或者只有那些早岁得志然而人生路却每况愈下的人,才能品咂得出。

苏轼后来被贬至岭南时,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等轻松自适的诗句。当时章惇主持朝政,读到这些诗,认为苏轼过得还不错,于是将他贬谪到比惠州更荒凉的海南儋州——岭南地僻且多瘴气,在那个年代,将人贬谪岭南已等同于死刑,何况是更偏远的海南。

有意思的是,章惇的一个儿子,居然是苏轼的门生,当初得到苏轼的赏识而获得功名。苏轼晚年受诏北返中原,即将获得重任,其时章惇已失势。在苏轼北归途中,章惇的儿子前来拜访老师。还没有见面的时候,章生很惶恐,不知道老师是否会念及与父亲的新仇旧恨,于是先写了一封信给苏轼。苏轼很快回信告诉他,自己与丞相章惇相交数十年,虽然主张不同,但都是君子之争,叫他不要过多顾虑流俗人所言。但这个时候,苏轼也已到了风烛残年,他病逝在北归路上。

苏轼和章惇的交往,实质上是北宋新旧党争的一个上佳缩影。近世史家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新旧两党各有政见,皆主于救国,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其党派分立之始,则固纯洁为国,初无私憾及利禄之见羼杂其间。此则士大夫与士大夫分党派以争政权,实吾国历史上仅有之事也。”柳先生的这番议论,精辟洞见了北宋新旧党争的性质。那些年的那些名士君子,身上总有一种凛然的气质,让人不能轻慢。

关于成功的典故篇3

1548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小城镇的没落小贵族家庭里,伟大的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布鲁诺诞生了。布鲁诺10岁的时候,贫穷的父亲不得不把他送到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十年后,他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布鲁诺阅读了不少“禁书”,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哥白尼的学说。作为神学博士和僧侣的布鲁诺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所感动了。他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渐对宗教神学产生了怀疑。他还写了一些论文,严厉批判《圣经》中荒谬的地方。

布鲁诺的言行触怒了教廷,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由于受到教廷极端守旧人士的迫害,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逃亡到国外去。他离开家乡后就被教廷革除了教籍,从此开始了逃亡的生涯。他到了罗马,又转到威尼斯,他越过高耸的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此后他又到过法国、德国和英国,一路上颠沛流离、风餐雨宿、居无定所。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一路写下了十来部批判教会的书,继续向人们宣传自然科学和新的宇宙观。也正是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这不是嵌镶在天空上的金色的小灯,这是跟我们的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只不过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上去就仿佛是小点点了。”

“无数的世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发展、灭亡,又重新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

乔尔丹诺·布鲁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他非常大胆地提出,在别的行星上,也有生物,甚至还有像人一样的智慧动物。

这些举动进一步引起了罗马教廷的不满和恐慌。几年后,罗马教徒利用阴谋将他诱骗回国,布鲁诺一回到意大利就遭到了教廷的逮捕。1620xx年罗马的春天。宗教裁判所阴暗的囚房里,几个穿着黑色长袍的所谓教士围在一条板凳四周。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残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其中一个穿黑长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板凳上的人就抽搐一下。这个正在遭受酷刑的人就是布鲁诺。

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在剜割着。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向同狱的人说道,“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教会向他许诺:“只要你公开宣布放弃日心说,就免你一死,并且给你足够的生活费安度晚年。”

布鲁诺说:“你们不要白费力气了,我是不会为了讨好罗马教皇而说谎的。”

此后,布鲁诺度过了长达八年的监禁生活,其间受尽折磨,但是这一切依然未能改变他那坚持真理的良心。最后,罗马教会恼羞成怒,宣布将布鲁诺判处火刑。

1620xx年2月17日凌晨,通往鲜花广场行刑台的街道两旁站满了群众,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在高高的十字架上,从被火焰和浓烟包围着的布鲁诺口中,吐出的却是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到了这时,他仍然没有屈服。他向围观的人们庄严宣布:“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

刽子手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鲜花广场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布鲁诺死后,罗马教廷害怕人们抢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骨灰来纪念他,就匆匆忙忙地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一起收集起来,抛洒到了河里。

随着科学的发展,思想的进步,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布鲁诺的天才的思想被证实了,布鲁诺,他的光辉名字也永远存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为纪念这位诚实勇敢的思想家,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为他树立一尊铜像,永远缅怀他的功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