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散文写景散文散文内容详情

畅游黑井

匿名 2024-03-01 23:58:58 345 下载本文
    畅游黑井

    作者:菊村

    从黑井归来已三个月了,黑井那古朴残缺的美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使我不得不提起笔来。

    黑井镇,地处龙川江河谷,是一个依山沿江而建的古镇,被称为明清时代的活化石。古镇有三条主要的街道,全是清一色的古建筑,街道极为狭窄,地板全由红砂石铺就,据说店铺老板的长烟杆伸出就可以向街对面的人家借火。沿龙川江一侧的街区沿江边而建,一些房屋的脚伸在江中,成了吊脚楼。漫步在石板路上,看着深深浅浅的马蹄窝,思潮像龙川江水一样,滚滚而来。遥想黑井当年,由于盐贵如金,数不清的华屋美厦、寺庙宫殿在这弹丸之地拔地而起,成千上万的驮盐马帮和卤水挑夫络绎不绝地进出黑井,这里商贾云集、人喊马嘶,热闹非凡,烟馆、酒馆、商铺、戏院、春楼、马店是何等的热闹。透过历史的蒙尘,黑井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追溯黑井的由来,据说东汉年间,有一彝女李阿召在山间放牛,因丢失了牛,数日后,在一口井边找到了这头牛,但牛已长得很肥硕,并且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将此地取名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

    自从盐的发现和开采,黑井便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因为盐,黑井便有了“煮井垒银高玉碧,敲诗赌酒小梁园”的风雅。昔日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较高,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制,四方客商向这里汇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在明清两代,黑井盐曾创下了年税十八万两白银的记录,约占当年云南税收总额的64%,清朝中叶占50%,清末民初尚占46%,由此不难想见当年的黑井是何等的显赫。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黑井在整个云南的财政赋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富可敌省"的滇中经济重镇,从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昔日的黑井,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据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13人中进士。元明清三代,在黑井这块两山对峙的“夹皮沟”里,就建盖庵堂寺庙56座、文笔塔5座,还留下了不少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碑和古墓群。千百年来,黑井因盐而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令原始的古法制盐方式失去了其存在的实用价值,黑井亦因盐而衰,无奈中便成为一座“失落的古盐都”,成为了一座弥足珍贵的古盐文化博物馆。

    五月,黑井已是万木葱绿了,由于地处龙川江河谷,这里的季节比其它地方要来得早。在黑井,首先使我近距离观察最为细致的是我们住的客栈院子里的几株石榴树,在石榴树浅绿的新叶上,你不仅感觉到勃勃的生机和浓浓的春意还有初夏的气息,石榴树叶的绿是一种油亮的绿,一种碧翠的绿,一种跃眼的绿。火红的石榴花如繁星一样点缀在油绿绿的浓荫里,或开口大笑,或含情脉脉。坐在石榴树下,倒一杯清茶,抬头看树,蓝天上流动的白云使阳光忽明忽暗,石榴树叶也在深浅的绿色中变幻着自己的色彩,使人心旷神怡。

    走进黑井,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屹立在五马桥桥头的一座红砂石牌坊-“节孝总坊”, 这座雄伟高大的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全是石质榫铆结构。是光绪二十七年,经皇上钦准恩赐,黑井、琅井、元永井的灶绅捐资打造的“三井”八十七位“贞女”的“节孝总坊”,牌坊上方中央雕刻着精美的皇上圣旨“玉玺旌表”, 左门书“霜筠”,右门书“雪操”,石柱上雕刻着文人骚客的诗句,赞颂寡妇们生前忠于亡夫,永不改嫁的操守,“节孝总坊”最独特的是牌坊上方两边飞缘上的石雕凤凰压在龙的上面,这是大清帝国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特征。牌坊上还雕有“牛郎织女”、“大舜耕地”、“二十四孝”、“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图案。该牌坊从规模和华美程度看,在云南是很少见的。共2页,当前第1页12

    在黑井,武家大院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古建筑,大院座落在镇外的山脚下,于道光十六年兴建,咸丰七年峻工,历时二十一年,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属土木结构,共有三层高,形如“山”或“王”字,院内层层相扣极具气势,武家大院的建筑特点是门窗围栏都是精雕细刻,整个建筑共有房间108间,不知武家先人的建房构思是否暗含“巨龙出山”或“世代称王”之意? 院内亭台、楼阁、花园、天井、大房、小阁处处通连,有如迷宫一般。推开后花园的门,在露天小院一角,弃置着两个用当地整块红砂岩凿成的浴缸,浴缸竟与现代的一模一样。气势恢宏的大门上方是光绪皇帝的手书“书荻芳微”,可想当年武家在黑井的地位是如何的显赫。据说当时武宅实在豪华,官府只得规定武家大门不得开于正街以免衙门大煞风景。如今宅院虽已陈旧不堪,但其木雕工艺可谓美仑美奂,雕龙画凤的飞檐和气势逼人的朱门,依稀可见当年武宅的奢华风彩。更叫人称奇的是,武家大院的每一片瓦都烧制有《西厢记》图案,是否是因武家大院座落在黑井镇西北边的缘故,瓦片图案到底暗喻着什么,我猜不到迷底。 

    出了武家大院向西北方向走,便到了黑井著名的“庆安堤”,由于千百年来熬盐消耗了大量的木柴,黑井附近的山全是光秃秃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为阻止和分流洪水和泥石流,黑井人修建了“庆安堤”。 “庆安堤”是一道修于龙沟河两岸的石墙,被黑井人自豪地称为“小都江堰”或“小长城”。 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被洪水冲毁上段而加以重修,1937年又曾续修下段。 庆安堤堤长385米,宽7米,高11米。全部使用巨型条石整齐镶砌,石与石的衔接部分均有一对燕尾槽式的接榫,榫中以铁水浇铸,将块块坚固的巨石牢牢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其做工之精良让人叹为观止,它有效地阻止和分流了龙沟河的山洪和泥石流,确保了古镇不受水患的侵袭。


    在黑井的诸多寺庙中,名气最大的要数位于玉壁山西麓龙川江东岸的诸天寺,它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537年),经过几个朝代的扩建和维修,如今有大雄宝殿、玉皇阁、地藏殿、观音阁及厢房等,寺庙外观飞檐翘角结构独特,显得异常醒目,寺内清幽雅致,花草繁茂,沁人心脾。因寺内悬挂有康熙御笔“柳露垂云”匾和乾隆年间的“慈航普渡”匾以及道光年间的“心印苍穹” 匾。使寺庙名气大增,香火旺盛,游人如织。

    在黑井,比较有影响的古建筑还有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孔庙,有建于明代,修建在金泉山悬崖上的飞来寺及真觉禅寺、大龙祠、古盐坊等数十处历史古迹。

    在离别黑井的前夜,我在客栈里望着一扇扇雕饰精美并刻有左宗棠提字的格子门,望着依稀灯火中的一座座古民居,望着古镇川流不息的游人,望着灯光下五彩斑斓的涛涛江水,我的思绪如扬花一样飞扬,我从房东那里借来了纸笔,在纸上写道:

    谷深峰叠江流长,弹丸古镇远名扬。

    千年黑井兴盐业,百载旧巷吊春江。

    武家大院堪锦绣,飞来禅寺染佛香。

    节孝总坊寻古迹,柳露垂云觅康皇。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