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是我的故乡。济南以泉水众多而闻名,济南人以淳朴和宽厚而著称。这次突然地去济南,抽空走马观花,就有了浮光掠影般的印象。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和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它南依巍巍的泰山,北跨玉带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属于暖温带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干燥。 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济南,历史文化雄厚而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因为,济南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有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现在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单层四门塔就坐落于济南境内,我当兵时就驻扎在它的附近,休息日时常和战友同去游览与鉴赏,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均位于济南,我们也去参观和游玩过。 济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在此生活游历过,首先想到的就是老舍,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记忆犹新,柔弱却一身傲骨的宋朝词人李清照也是济南人。济南,还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另,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留下千古诗词名篇。还有著名小说家刘鹗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和游历过,并留下许多不朽的作品。唐代著名诗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牌匾正反映了这一史实并给予了佳誉。 济南自然风光秀美,泉水众多,城内72个名泉涌流争奇,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泉水使这座城市更加生动和朝气蓬勃。此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更是济南不可多得的独特风景,论景色,大明湖虽不及西湖秀美,但就像西湖之于杭州,它同样是济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秀美的水,引领风流的乾隆皇帝会徜徉泉水间,大明湖畔赏出水芙蓉,由此为琼瑶引出了“还珠格格”的动人故事。 100年前,济南曾经自开口岸,创近代中国内陆城市自设商埠、对外开放的先河,并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巨大变化。 那天下午,火车一到达济南站,我便放下手中的行李,拿出相机拍下了久违的济南火车站。周围,不时传来故乡的乡音——济南话,这是我阔别十八年,又回到了故乡。我觉得,除了青岛话,济南话是山东话中最好听的了,虽然胶东话也有它的特点,但济南话里孕育着淳朴和真诚。在济南的二十天里,我也不由自主地说起了济南话,感觉还颇有些自豪呢。济南的环境比前些年改善了好多,高架桥起来后,交通状况也好了许多。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喜欢这座古老的文化城市的,喜欢这里的人,因为所有的山东人的豪爽、实在、真诚。等个性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在济南住了三十多年,对济南的印象从小就是具体和实落的。小学在经九路小学,初中在济南十四中学,当时就住在英雄山下。济南的大树很多,陈旧的公交车再窄窄的马路上穿行,那时的济南也没有什么像今天的泉城广场一样的标志性的地方,也没有什么象样的高楼大厦。不过小时侯到趵突泉玩,那里的泉涌达到半米多高还是有印象的。 如今,乘车行进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高耸入云的大楼比比皆是,宽阔的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川流不息。我细细观察着这座城市,济南有了城市的主干道泉城路,有了宽敞的泉城广场,昔日的趵突泉复涌了,千佛山新添了金色的大佛,黑虎泉边见到了人头攒动的采水人群,这使得我对泉城有了崭新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在文化历史人文方面,济南明显要比青岛厚重的多,我想这与历史的发展和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显然,济南是个不温不火有点土不洋气的城市,它没有上海的绚丽多姿,没有广州的发达大气,也没有杭州的娟秀灵气,就是和青岛比起来,也还显得有些保守和陈旧,这主要反映在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穿衣戴帽上,青岛的女性前卫靓丽,济南的姑娘含蓄沉稳,但不管怎么说,济南一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着,不羞涩,不排外,成熟、热情、亲切而落落大方。 济南有些特色小吃,但最有名的还是鲁菜,色、香、味俱全,但济南人口重,做的菜好像打死买盐的了。不过,我还是能比较适应的,也许是在济南住久了,有些习惯了吧。 去济南,不能不去泉城广场看看。有人这样对我说。所以,我想去感觉一下和青岛五四广场一样氛围,看是不是很有些标志性建筑的意味呢。一日,我特意乘车去了一趟泉城广场,感觉还是比较气魄的,中间有个标志性的绿色建筑“泉标”,广场中心前方的旗杆上飘扬着国旗,往广场后部延伸,有一座很漂亮的莲花喷池。广场的地下是银座购物广场,下边面积不大,其中麦当劳占去一角。济南人到那里购物的很多,快赶上青岛的佳世客和家乐福了呢。 济南的女交警也算是一大特色了,寒冬里往那交通岗上一站,分明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济南期间,我逛了人民商场和大观园,发现商场里羽绒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观园里的饭店建筑古色古香,雕梁飞檐,各俱特色。一路走来可以看出,济南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比青岛要低一些,但不失繁荣和热闹。 单从济南的街道上看,一经一纬,有点有线,东西经线,南北纬线,经纬分明,就像一张大网,将整个城区网住并圈定在那里,由它慢慢生长变迁,以便将根的触角伸向更纵深的地方。行走在这些老街道上,虽算不上宽阔,但两边是高大的悬铃木,柏油路面磨得溜光锃亮,还是很通畅的。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酷热的风吹过来,悬铃木的浓荫一遮一挡,风的温度就会降下来,使行人凉爽一些。 泉城济南,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渊源久远,自然风光瑰丽奇特,期待着这座历史名城有更大的发展和美好前景。 走马趵突泉。趵突泉是济南的骄傲。我还在孩提时,就经常去游园和玩耍。这次去的比较唐突,作为一次我在济南寻找美好的记忆,来去匆匆可谓走马观花。多少年来,趵突泉并没有太大变化。如今的趵突泉已经修成一个若大的观赏公园,作为名泉之冠,并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它自然有着其他泉水没有的霸气与权威。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的意思,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显著特点。源源不断的泉水,从地下深层的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涌泉堆雪,浪花四溅,势如鼎沸,形似莲花。站在涌流的泉边,我静下心,侧而倾听,仿佛觉得耳畔风声鹤唳,声若隐雷的音响滚滚而来,压过了游客们的喧哗声。 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顿觉清冽甘甜,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伫立趵突泉边,眼望着一池清澈透明的泉水,若不是冬季,我真想掬一捧甘露,品味这人间的“甘露”,体会这泉水的神奇。 徜徉泉畔,我细心咀嚼着老舍所说的趵突泉水“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的意韵,仿佛那些石栏还有那冷冰冰的经过雕琢的石头也变得活了起来,充满盎然的生机。在我的眼里,偌大的趵突泉也显得有些气势壮阔了,世人喜爱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才气与灵气也更加辉煌起来。 其实,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曾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我也早就知道,泉城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的地下涌出,汇为众多的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更是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鲤鱼水中游”的绮丽风光。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近年来,由于保泉工程的到位,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一直持续喷涌,始终没有完全断流。看来,济南的泉水复涌,给济南人和游人带来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激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大明湖冬韵。冬日走在闻名遐迩的济南大明湖畔,看游人在茫茫的迷雾里湖中泛舟,寒风阵阵吹拂着脸颊,午后的阳光穿过雾气,照耀在湖面上波光闪闪。 眼前,是一片静静的湖光山色,在萧瑟冬日里却显示出勃勃生机,看那水波氤氲中荡漾着冬日的夕阳,将四周渲染地格外静谧与温暖,此时此地更需要在波光粼粼的律动里飘起一曲美妙的音符,让人们久久地沉醉于这浪漫的诗情画意中。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全城涌出的泉水有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大明湖即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此外,大明湖具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 经人介绍,大明湖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里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冬日漫游明湖,湖水依然是波光粼粼,鸢飞水鸭跃,鲤鱼翔浅底,远远地眺望游船穿行在湖心。隆冬季节,风吹的还是很和缓,置身于大明湖湖畔,仍是心旷神怡。冬季虽然没有春天的垂柳青青,夏日的满池荷香,却也是水波缥缈,败柳摇曳,湖池里一派暖暖的色调。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荷盛时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优美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里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显现出悠久历史文化的厚重。 大明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其中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尤为显著,为清代何绍基所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我端着照相机拍照,冬天的夕阳毫不吝啬地照在湖面上,湖边一蓬蓬昔日朝气蓬勃的青荷,此时奇特地幻化成曼妙的几何图形,依然散乱地覆盖在清澈的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残荷惟妙惟肖。不算凛冽的寒风吹来,往日的翠柳已变成败柳秃枝在迎风招展,似在摇曳着风情万种,水映枝条荡漾,风裹雅趣助兴。 平湖上的拱桥,在落日下尤显恬静,淡雅,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眺望湖心的垂柳,在风中尽情妩媚摇曳,柔情多姿,温柔的风姑娘将枝条吹地婀娜动人,轻曼俏丽。望着眼前的迷人景色,我惟有陶醉了。 重游千佛山。济南千佛山,海拔285米,记得还是在我小时侯曾经爬过。它东西横列在城南耸立如屏,峻山风景秀丽旖旎。前不久得空遂乘车前往,买门票从山北侧正门开始攀登。冬日拾级而上,登山路盘旋蜿蜒回环,两侧松柏夹道而立,寒风凌厉疏枝摇曳。因时间紧迫,攀登时我一路小跑汗水涔涔,很快就登上山顶。山东境内著名的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市中心不远。登峰眺望,千佛山峰峦连绵起伏,林木森森怪石凸立,恰似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我沿盘山道西路登山时,途中遇有一唐槐亭,亭旁一株古槐参天,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还有一彩绘牌坊,名曰“齐烟九点”坊。当我兴奋地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时,不远处的大明湖闪闪如镜,隐约可见的母亲河——黄河玉色如带,高楼林立的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如此。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非常高的鉴赏与艺术价值。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原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一览亭等。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中国四大石窟为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 千佛山民风淳朴,每逢“九九”重阳节都举办山会,这种风俗已沿袭了好几个朝代,至今仍存。千佛山文化底蕴积淀厚重,经历了悠远的历史变迁。游山途中,看见众多善男信女焚香颂经,顶礼膜拜,千佛顶上香烟缭绕,云海升腾,紫气东来,佛光显现,更印证了千佛的神秘与幽远。 千佛山四季景色秀美,野趣迷人。春季漫山碧透,繁花似锦,夏天浓荫遮日,松柏掩映,深秋黄叶摇曳,清风萧瑟,冬来冰雪如玉,银缀山涧。冬日极目四望,视野内山外有山,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莽莽苍苍,松木苍劲,枝藤相依。青山碧水作伴,水浣轻纱;千佛古树相连,古朴奇特。千佛山的溪水,清幽、澄净,看山涧飞瀑,流金汇玉;千佛山的佛音,悠长、空灵,听高山流水,空谷来音。我切身感到千佛山之水荡涤心肺,千佛山禅声余音绕梁,不由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观千佛的山势,雄浑与柔美相融,险峻同神奇共存。细细观察,有奇峰突起,有圆润绵延,有挺拔俊秀,有平缓妩媚,让人慨叹天造地设的神异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我更愿看到千佛山的云层,时而波翻浪涌,时而烟消云散,层出不穷,变化万千。更想有机会,登上千佛顶,看红日升腾,云卷云舒,彩霞满天,普照群山。 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其集我国“莫高”、“龙门”、“麦积”、“云岗”著名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彩。万佛洞长约500余米的山洞,漫步其中,可以在洞中观赏23000余尊各式各样的佛像。 哦,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历经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千变万化,我心目中的千佛山,风姿依然未改。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