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散文经典散文散文内容详情

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描写古城的散文欣赏

匿名 2023-05-27 20:00:45 316 下载本文

古城是残旧的,但残旧却更增添了古城的灵性,四周的树木使它格外富有生机,被隔绝却使这里的空气变得自由而使人迷念。下面是有描写古城的散文,欢迎参阅。

描写古城的散文:古城

纵然百般寻回,也终不过幽梦一场,令人惆怅难言。城外灯火辉煌,城内层层楼阁却静谧在阴暗之下,历经沧桑却又在壁石上雕工精细,绽放残美的笑容,这才是古城真正的秘密,小桥流水,也不过是它的一部分。

我曾独自行走在潮湿清凉的青石板路面上,看着瓦片所漏下的阳光,辉映着斑交的城墙以及屋顶闪亮的瓦,门柱已被腐蚀干净,但仍然有木板的痕迹,窗台灰暗布满尘土,却无法遮挡住它昔日的光辉,那些精雕细刻的影子。脚步声回响在城内,令人感觉清晰而陌生,不禁回头,看到的仍是灰暗与残破的旧城一偶,岁月使这里变得荒凉而凄美,但又夹杂许多人和事,岁月缓缓流淌,但也消磨了古城内的精华,那些内在古老而芬芳的气息,令人无比动容,曾失陷于城市中的红灯酒绿,来到这里,只有自然的声音。

古城是残旧的,但残旧却更增添了古城的灵性,四周的树木使它格外富有生机,被隔绝却使这里的空气变得自由而使人迷念,静静走在古城的小道上,四周安静而清透,回荡着水滴落的声音,还有水流声的轻轻激荡,温柔的浮现一个又一个水花,在心中流过,脚步轻轻走动,嘴角浮现笑意,远离了城外的辉煌,我退避到这里,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独自静听心的声音,我明白,我属于古城,迷念它清纯而又饱经风霜的气息,即使只是幽梦一场,那又如何?

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描写古城的散文欣赏

描写古城的散文:凤凰古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故乡,涌现在沈老先生笔下有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美丽善良的翠翠,健康活泼像兽一样,青山绿水里的孕育出的灵秀,如同雨夜里刚刚冒头的坚硬的花蕾,不染世俗的风霜。边城文学里软弱的丈夫,腰间别着旱烟袋,风尘仆仆来看望几公里以外的妻子,为了活下去,甚至愿意出卖自己妻子肉体的,来换取油盐酱醋茶,活的艰涩,孱弱,生活巨大的压力,压榨了最后一点人情味,看着自己的妻子风姿妖娆周旋各色的男人之间,自尊如同雨打湿的报纸从墙上剥落,风化了,令人潸然泪下。那些奇特的生活方式,古古怪怪的人群和绮丽湘西的文化,像画卷向你展开了。因为痛,所以更加真实得触摸可感。边城,湖南接近贵州的边境地区,在中国地图上也许小到找不到位置的地方,风尘烟火中,几代变迁边境生活中,岁月的痕迹是否将他的容颜已经改变了,还是任时光匆匆,抹去了泪痕,并不能改变它的容颜呢?

凤凰古城,我来了,安静的古城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满山,满谷都是绿油油的树,一条河流像一条白带般环绕而过,映着阳光,它是一条波光潋滟的河流,河流中央砌成一条青石组成的桥,阳光打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光影的变化逗弄游人蹲在青石上戏水。青山绿水,如同美人出谷,别着鬓间的花儿摇曳在岁月的暮鼓晨钟和沧桑变更中,更有风韵了。拾阶而下,坐上了乌篷船了,河水清冽,河流懒懒浮着绿的水草,风儿轻抚而过,船儿慢悠悠在水中行着,船上的人欢喜雀跃,他们忍不住心中的欢喜,把手伸进了悠悠地清凉的河水里,掬起一把的水甩向同伴们,快乐的笑声回荡着河面上。舟行于画廊里,抬眼望,两岸是古旧的吊脚楼,高高低低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沿着江岸描画开来。也像一首诗歌,凝练了唐诗宋词的痕迹,丢落在时光里。白墙和高飞的檐角倒映在河水里,在这凝碧的山水里,没有绚烂得山花,只有千年不变的河流,映着蓝天白云,做着寂寂的梦。

夜晚总是依约而来,晚饭后,我们便来一睹几千年来的古城头,远远看去,一条长桥凌空而上,在长桥的中间位置隆起了三,四层高的方塔状的古建筑物,高高翘起的塔角好像鸟儿的翅膀停留在半空了,上面缀着闪闪烁烁的灯光,好像在暗黑的绵软的绸缎撒下点点星光了,盈盈灿灿。这座桥像极了一条黑的长龙,束着巍峨的高帽子。

沿着这座桥的两岸是河堤,住着湘水人家,河堤上满是杨柳依依,夜风习习,沁入七月湿热的空气。走上桥了,天哪,挤挤一桥全是人,在家憋闷了一天的人们,白天看着浓烈的太阳光,无可奈何,夜晚来了,他们如蚁群般倾巢而出,在夜晚的掩护下,人头簇簇,车水马龙,潮动的人群像极了不生不息的海浪在桥面上澎湃汹涌。满街灯火灿烂,叫卖声不绝于耳,灯光下是琳琅满目的物品,各色各样的苗族银饰品锃亮得很,在灯光下闪亮逼你的眼睛。一家家的各色店面像张开兽的口,吞吐着日常的叫卖声,口哨声,客人嘟嘟囔囔的声。

它是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在时空中莫名其妙地喘着气,因为这里讨生活的人群的太多了,小孩,大人,老太太冒着汗,背着背篓,开始混迹各色的买卖的人群,讨好他们的主顾,做着生意。他们过多无法承载各色悲苦和喜悦,只知道在这黧黑的夜里,难得有这赚钱的营生和希望。街上各色衣服多极,一家连着一家,衣服式样大致相同,花色是少数民族乌龙藤连着墨菊,或者长长短短的披肩和设色简单,大抵老旧,他们在过去漫长的岁月把对生活所有的美好想象浓缩成一针一线。

桥下是酒吧一条街,小小的街衢,青石板的路,震耳欲聋的热闹的音响声,合着铙钹和击鼓扩大无边凶悍的声音,嘶哑,略带伤感的歌手的声音都破窗而出。小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总在那里时不时穿过,幽暗的灯光照得里面隐隐约约。我们几个迷失森林,有猎奇的冲动,就循声进去,灯光闪烁,酒吧间摆设粗陋的,几张桌摆放空空着,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客人,窗户对着河面上,酒色醉人,领唱台上领唱的女子,妩媚的颜色,一身黑色的衣衫,缀着水钻,灯光一闪,水钻却像鱼儿一样游动起来。音乐是怀旧的,爵士的沧桑,述说一个被遗弃的女子躲在时光疗伤了,他们是不管客人的眼色,只是一首又一首的唱,未来有多遥远,没有明天,只有湿热的今天。在这夜里客人也善感起来了,过去时光里,担心在过去的时光里跌跌撞撞的,握不住的喜悦都随风而逝,终究想要逃离。几个人喝了几口酒,就跑出来了。

凤凰古城是弥漫过去的象牙的碉堡,但愿我若干年再相逢时,是静静的河流,是时光里难得遗留下的璞玉吧。

描写古城的散文

共2页,当前第1页12描写古城的散文:古城印象

早就听说过她是“中国最美的小城”,但如此匆匆登临,注定是要留下遗憾的。

作为根在湖南的外乡人,早些年我就听说,神秘的湘西,美不胜收。她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里、罗洗河的棋里、谭盾的琴里”。当然也就知道,若没有登临南长城、没有拜谒过沈从文和熊希龄的故居,没有沱江泛舟,就不算真正到过凤凰的道理。这次去古城,我既没有登临南长城,也没时间泛舟沱江,和故居也只是匆匆打了个照面,一共就半天多的时间,遗憾之余,却收获了感动,收获了信念。

虽然是湖南人,对神秘的湘西其实并不太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首先认识湘西,竟是通过《湘西剿匪记》那部电影。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古城,就是一个头裹头巾、脚蹬草鞋、着一套黑色粗布褂子、手拿水烟筒,坐在青石板台阶上的中年汉子,木讷而迷茫……但通过这次肤浅的游历,古城在我心中的形象变成了手握折扇、一袭长衫的书生,他步履坚定而从容、目光深邃而多情……

走在那些狭窄的青石板街上,一股来自远古的清凉之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让你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去的时候并没有雨,但那古老的街道一下就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来。在这石砖青瓦、花窗飞檐之间,透过斑驳树影,清晰传来沱江蚱蜢舟上艄公的号声。这一切,都让你感觉到,就在街的尽头,会有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等着你的邂逅。

街道的两边,清一色的小店,主营业务几乎都在验证导游所说的“三多”——卖银的多、糖客多、做鸭子的多(初一听,我还真不好意思,谐声太近了,而且竟然还出自一个年青的女导游之口)。银器、姜糖、血粑鸭是古城的三大特产。当然,吸引我们眼球的,不仅仅只是这三样东西,那些色彩鲜艳的苗家织锦、做工精细的蜡染产品,真可谓巧夺天工。几位赶时髦的靓女团友,当天晚上就换上了古朴而华丽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吊带小裙。同样是在街边挑一处临江的小餐馆,点上三五个当地小菜,叫上一壶甜糯米酒或弥猴桃酒,香里夹着辣,辣里透着香,就开始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可当地人可不像我们这么悠闲,他们忙着呢。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涌进古城,开店者有的负责安排游客住宿,有的负责游客饮食,有的负责将当地的特产介绍给远方的朋友们,自然都是忙得不亦乐乎的。条件差点的老乡,就在江边的石栏下摆个小地摊儿,卖些小什物,估计也够养家糊口。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也都没闲着,他们采来新鲜的小花和小草,编成头箍,用一小篮提着到处兜售。花一样的美女们再戴上这么一顶,给原本就美丽的小城又增添了几分暧昧的情调。最值得赞赏的要算那帮背着背篓的“堂客们”(湖南话里“堂客们”指妇女),背篓里装着的是她们亲手制作的民族服饰,两到三元一套出租给游客拍照,如有必要,她们还会帮你拍,并教你摆出各种恰到好处的pose。你可千万别小瞧了她们,也们手上提着的,竟是人手一部单反相机呢。

怪不得这么小的一座石头城里,能走出像沈从文这样的大文豪,走出像熊希龄这样的中国第一任民选,及至今健在却作品已卖到上千万的大画家黄永玉。我想,这和小城的忙碌,和小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古老的小城,历经风雨几百年,依然能保持自己独有之风格,这种风格,就如宋祖英的歌声一样地道纯美,但在地道与纯美的背后,有谁又知道透射的是哪种坚忍与艰辛呢?

你千万不要因此就认为古城是固执的或生硬的,恰恰相反,这座石头小城的心胸,就如它坐落的湘西十万大山那样虚怀若谷。除极个别由热血青年开的酒巴门口写有“日本人谢绝入内”的字样外,古城是以敞开的胸怀欢迎世界各地朋友们的。在这里,民族的、世界的、现代的、古代的、东方的、西方的文化相互交汇,竞相辉映,衍生出一种喧嚣中透着静谧、古朴中饱含时尚的独特文化。沱江的两岸,尽是大大小小的酒巴,古香古色的小酒桌上,啤酒、咖啡、鸡尾酒,光触交错;歌声、笑声、嬉戏声,飘飘渺渺。每个小酒巴里,居然都有一支小乐队,键盘手、鼓手、吉它手个个眉飞色舞,投入得不得了,且极具感染力,你只要一见了他们,一听到那音乐,身体定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有节拍地摇晃起来……

古城这位一袭长衫的江南才俊,就这样一方面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己之风貌走自己的路,但也绝不拒绝一切先进与科学。他又有如一位低调的学者,既不随世而运,也不独立风标,他步履从容,信念坚定,听得进去,做得精彩。也正是因为古城这种开阔之心胸,让她追赶世界的步伐,从来就没有放慢过。我之所以感动,也正在于此。

早就听说古老的湘西有赶尸、放蛊等悚人传说,这无疑极容易给这座小城蒙上神秘而近乎恐怖的色彩。带着疑惑,走街串巷时,我特别留意那些古老民居里关于神鬼的痕迹,一副普通人家门上的对联,颠覆了我心中对“鬼异小城”的看法,对联很短却很实在——“但求心中无鬼,何必门上有神”。这不正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东西吗?这让我对这家主人肃然起敬,对这里的民风也突然肃然起敬起来,也更坚定了我对古城“长衫书生、江南才俊”的看法。

才俊哪能没折扇呢?夜幕已深,我们一伙人准备返回宾馆时,看到男性团友几乎人手一把折扇,我便也买了一把,古铜色的,就像电影里唐伯虎手中的那把,我也冒充一回风流才子吧。扇是用油布做的,做工很好,很结实,扇的正面是黄永玉先生对古城的写生画,背面是沈从文先生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概也只合这人杰地灵的古老小城所能拥有吧。

我“噗”的一声打开扇子,没想到身边突然响起一阵铃声,寻声看去,铃声发自江边的一根钓竿上,一位垂钓的老者,已将沱江里的一条小桂花鱼拉了上来,活蹦乱跳着……

描写古城的散文:古城记忆

有些刻映在童年记忆里的影像,是生命收藏的古画,随着时间的流逝,色彩也许会变淡,然神韵更美。是生命窖藏的古酒,愈久愈醇,历久弥香。是生命秘藏的古珍,时间越长,价值越大。这些影像早已脉动于一个人的血液里,组成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了。忻州古城,就是璀璨在我童年记忆里不落的太阳。

在我纯至的童心里,忻州古城简直就是富贵、吉祥、幸福的象征。这座古城是我人生观成熟期的梦想星空,那时的我纯真地认为只要到了忻州古城,就能抵达梦想的天堂。

古城之所以给我珍摄这样的影像完全是由哥哥那幸福、满足的微笑一瞬间定格在我记忆中的。

难以忘记哥哥绘声绘色地给母亲讲述跟着父亲、马四叔他们几个大人去忻州吃“好面”的经历。一天,父亲和他的几个朋友感到天天啃包谷饼咽高粱饭干重活实在清苦难熬,就心生执念,想在中午歇息的空挡里跑到忻州古城喝碗“好面”。于是,父亲、马四叔几个好友一嘀咕便在上午收工后带着十几岁的哥哥,顶着夏日酷阳一路小跑,汗流浃背地赶到忻州古城,在日本鬼子占领时期修建的老火车站旁一个饭馆里,每人吃了一碗“好面”后匆匆赶回村子里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哥哥常常回味无穷地感叹那是他这辈子吃到的第一碗最好吃的面。我想,既然哥哥只因一碗面便感悟到了忻州古城的美好。那忻州古城一定很美,一定是人间天堂,从此以后,我的心里便装了一个古城的绮丽的梦想。

当我慢慢长大进学堂时,正赶上了青春炮声隆,旗帜如火红的文革时代。毛主席的教导在每个人灵魂深处澎湃激荡。村民们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白纸一般纯洁无瑕的思想很快就被全部染成了红色。对来自古城从田野驶过的二一二吉普小车充满了敬慕、向往之情,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我追梦的热情。

再长大些,躁动轻狂的少年心更是对世界充满了渴望,冒险猎奇的思想迅速膨胀。于是,为了一睹梦中古城,约了几个同龄伙伴逃学前往。啊。忻州古城。梦中的古城果然没有辜负我炽烈的思念之情,这里就是我梦中的天堂,这里就是我梦中古老的苍茫。看吧:古城巍峨,砖墙蜿蜒,街巷纵横,木屋错落,绿树参差。这澄碧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涵盖了多少前朝历史?这城池上深深浅浅的脚窝里潜隐着多少沧桑故事。

古城像一位长寿老人,背负着数不清的岁月和痕伤从历史的地平线尽头蹒跚走来,这些斑驳的痕伤更加彰显出他不老的风骨,他依然那么气朗神俊,依然那么光彩夺目。走近他,就犹如翻开一部大百科全书的通史卷,他的平凡,他的艰辛,他的变迁,他的丰赡,他的厚实,他的温情,他的宁静,……无不让人手不释卷,无不让人顾盼流连,甚至因此忘记地老天荒。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因其险关要塞据多,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晋北锁钥”的美誉。也因其人杰地灵,历史上多个朝代在此设置州郡。至此商贾往来,富甲一方。这里也曾是民歌的海洋,传统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养育出不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颇有影响的风流人物,如班婕妤、杨家将、元好问、白朴、萨都剌、徐继畲等。

据史书记载,忻州古城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十月修竣后,四座城门连通八座洞门,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城垣西北为钝角,东南高度最低,在城市建筑上充分体现了“天不满西北,地不平东南”的古理。

文革初,忻州古城惨遭拆除、破坏,只剩些颓垣秃壁在岁月的西风里呻吟、哭泣。老县委就坐落在县城东南角一处古典大院里,那里不知是有钱人家的宅邸还是封建官吏的府治,总之,给人的印象是是壁垒森森,威严可怖。

随着文革深入,各种政治运动波涛起伏。古城险遭灭顶之灾,城墙倒坍,庙宇被焚。老县委大院的一部分改成了看守所,老县委也不得不由老院搬迁到惨遭破坏的北城边,后来那里又新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办公大楼。由此,古城又一次见证了风霜雪雨,走进新旧更替的新一轮历史变迁里,直到如今。

长大后,我离开故乡,离开了古城。然而古城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不管走到哪里,它始终在我的心空如雨丝般柔柔地回旋,如春风般温馨地吹拂。它总是挟裹着故土清甜的黄土气息,悄悄潜入我梦中,它总是携带着初夏的果花馨香,轻轻地唤醒我甜甜的酣梦。

如今,春风澹荡时代气息,古城焕发了勃勃生机,古城真的变了,它从辉煌走向衰败,又从衰败走向辉煌,它踏着我国沉重的历史脚步跨高山、历险滩,历尽风吹雨打,总算迎来了灿烂的时光。

古城似乎没变,没变的还有古城厚重的历史积淀,古城人勤劳睿智的承续,古城生生不息的灵魂……

古城似乎未老,岁月似乎未老。老了的是我年轮里的记忆,老了的是我记忆里的梦幻。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能听到古城的呼唤。听到梦幻的心语……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