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散文写景散文散文内容详情

病使我当不成登山英雄

匿名 2024-03-06 23:47:40 322 下载本文
    三年前的十月,我得到村主任的特许,和本村的外资厂厂长、部份村干部一行41人,由外经办主任和工会主席的带领,到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旅游观光,我们饱揽了大理、丽江的山水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游历归来,余兴尚存,外经办主任叫我把这次云南行写一篇小记,录下当时的景点和游人的兴致。虽说我文思难抑,但拿笔生疏,是很难详尽描述各厂长心情的。此作中若有说错,还望各位加以指正。

    一、沧桑石林

    十月十六日的清晨,故乡的人们还在梦中,我们已经登坐上往深圳机场的南游客运大巴,悄然地离开了家乡。九点半我们上了飞机,它如巨鸟振翅腾空,扶摇直上云宵,一个半钟头就来到了云南的昆明市。今年我已是六十一岁,大女婿为了我的安全,在朋友们的要求下,也陪着我入滇观光。

    美丽的昆明,它四季如春,俗称:“春城”,昆明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改革开放后,更是气象万千,生机勃勃。宽阔整洁的大道两旁,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公路上车水马龙,虽时有塞车,仍秩序整然。行人道上鲜花盛开,街中心还加建了一条公共汽车专线,只准公共汽车行驶,不准其它车辆驶入,使该路畅通无阻,游人很满意,它是我国陆上交通网的首例。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方约一百公里处,据传此地在两亿年前,因地壳的变动,沧海升高,海底千奇百怪的石头冒了出来,又经岁月的剥蚀,而成今天的模样。石林它已被国家列入“重点地质文物保护区”,这个地方是云南的部分彝族同胞居住地,此地有世代相传关于“阿诗玛”和“阿黑哥”爱情故事的石像屹立在林中,专供游人观赏、凭吊。这里的人,都把男子称“阿黑哥”,女子称“阿诗玛”。

    我们在去石林途中,汽车时而跨过山丘,时而穿过峡谷,公路弯弯曲曲的,如蛇蜿蜒。两边山野的花草在山风的吹送下,香气传入车内,人们更觉精神倍增。大家入石林心切,很想早点到达,坐在车头的厂长们,老是批评司机不敢开快,说他“无料”(广东话),司机实是个好司机,他要负责全车44人的生命安全,厂长的埋怨他只坦言一笑。这次我们的旅行不是赶集,走慢一点又有何妨?两边的山景也是一个很漂亮的景点啊。人们是可尽情地透过车窗去观赏路边的风景的。车出了高地到了宜良,这时人们的视野又豁然开阔。这一片较大的平原区,农舍俨然,河叉纵横交织,实乃鱼米之乡。我们向车窗外四处眺望,田野上农民在秋收过后正忙种蚕豆……。怎么这个大的平原区看不到一头耕牛?我很纳闷,可能这里人多田少?耕牛用不上?我只见中老年的农民在各自承包的田里用锄头翻地。我们的心在想:“年轻人去了哪里?是不是懒惰不劳动呀?”有个厂长说:“我厂有好多个宜良工人,他们在厂里工作很努力,勤快的很,非你的想象。”

    到了石林,石林果然天下一奇。石头如平地生出的石笋,成群结队向上挺拔,仿佛一夜之间突出了大地,它高低不齐,和风吹来,还好象听到铮铮直直的拔节声,也似大地巨人在造物弄人。面对石林,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对传说中的“阿诗玛”之坚贞爱情肃立,又对当地群众的认真保护美丽景区致敬。

    石林境好,花草满地,石景俏丽。我们在女导游刘玲玲的带领下穿山过洞,石林有九曲萦回的河道;山洞也扑朔迷;石路窄细而湿滑,高低不平;还有碰头摔倒的危险;大家怕走失,一个跟着一个,在那如柱擎天的山石下和在石林中间天地生成的小渠边迂回观赏。我们来到石林中间的空地进行小息,还手牵着手,学跳彝族同胞的欢乐舞蹈。

    走出石林,我们回望佳景。这时的石林已嵌在金黄夕照中,尖峭的石柱,它仿佛要刺破岁月的苍茫。并铸成永恒。

    汽车沿着回路,要入昆明市郊的一个名为“七彩云南”的展场活动。大家在此吃饭、观光和购物。此地是专卖玉石、药材、茶叶、书画等云南特产,可价钱太贵,我们没有购物欲,只好到广场中心的人工建造的小岛参观,该岛又称许愿池,踏上玲珑拱桥,大家对岛中央的云南战将名宿石像进行参拜。各厂长争着许愿,他们虽不明说,但我也知他们的想法,他们一定是祝愿:“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工业发展、厂长加薪”。而我却想起要引进美国朋友来家乡投资的事,就大声祝愿说:“希望与美国朋友合作成功”。在场的两兄弟,也和我这样说,也都重复了这句话。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二、花香引蝶的世博园

    十七日一早,我们要去昆明的东北角观看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云南人很精明,他们巧借“春城”美名,圈地为园,选择了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将全世界的园艺绝活集中于昆明,建了展馆,让全世界人民到来观光。现在此园既是昆明的,更是世界的。这里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天衣无缝地连缀在一起了。同来的团友,在乘飞机时曾经讲过:“来昆明,不入世博园,等于没有到过云南,现在来了,哪有不入园之理。”

    我们入园了,大家在那里看着,果然是百万园中之首,它有山有水,树木葱郁,花草更盛,万紫嫣红。世界各地也在此处建了一个可代表该国的建设特点的缩影展馆。我们不看旗号,也知此馆是哪个国家。这次我不和青年们争,只到世界货币馆看各国的钞票样本。

    展场很大,时间只给我们两个小时,人们是无法子仔细观看,大家的脚下,好像安了滑轮,走路飞快,虽无详阅,但都记住此场的轮廓。世博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花草树木,在我们家乡不论人们怎样去种植和管理,始终没有昆明好和多。我们很留恋这个美丽的景点,回来后,脑中还频频浮现出世博园的影子。


    三、夜宿楚雄彝族都市

    十七日,中午我们坐汽车去大理。汽车在崇山峻岭中沿着之字形山路行驶,车窗外的田野、山寨、高山、流水、树木向车后倒退。在车上我们看到建在半山腰处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路上火车像游龙一样的爬坡下坡,还要穿山洞过河溪,与汽车平行前进。山区铁路修筑的应是很艰巨,这里山洞、桥梁又多,人们对该铁路建设是给予很高的评价的,有些厂长讲:“这铁路很可能是1969年我村的几个当兵仔有份来参加建设的,铁道兵真是英雄。伟大。”

    公路两边的村庄居民较穷,我们还见到当地人使用双牛犁地,民居住得较疏。村子很小,极少见到水田,多为山中旱地。坐在车头的厂长陈焕权说:“此地村民可能很穷,为何连鸡狗都看不到一只,养个母鸡生蛋也好啊。,”厂长陈锦平也说:“这里村民太辛苦了,那么多土地,干活的人又少,农作物生长又差,年轻人很可能到沿海各省打工挣钱了。”汽车在山路上行走,山路弯弯曲曲,车速很慢,但路面还属平坦,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楚雄。当晚我们要入住楚雄,饭后我和耀辉兄弟不怕累,还要出街散步。毕竟,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楚雄的城市、街道建设却很好,有一条大河在市中心流过,经过此地是山区平原,城市很美丽,当地人们也来来往往的逛街购物。但我们却看不到有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人。甚至连老人也一样。我经过打听,此处是六十五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那时的彝族人已经和汉人结识了,并结交为好朋友、好兄弟。几十年变化,这里的彝族人民,只有在重大的节日庆典时才会穿上民族服装,现在他们说话和写字均用汉语和汉字,这个地方的实际人已经全被汉化了。

    四、“风花雪月”说大理

    十八日上午十点,汽车到了大理,我们在大理女导游金花姑娘的带领下,先入喜洲镇严家大院品尝“三道茶”,后看当地的白族青年男女表演节目。

    大理以白族人居多,据介绍,在唐代这里已有一个南诏国,它亡于元代忽必烈,南诏国的国都遗址是现在的大理古城,此城仍保留着当年的原貌,盛唐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到一个巅峰,而中国的西南一隅,竟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小国,其繁华自不必说了。

    位在南距大理古城20公里的喜洲镇,有一座严家大院,当年居住的应是一个大财主。他建造的房屋,很像我处的“祠堂”,其建筑特点是“三光一壁照”。它庭院之幽深,门楣之精巧,格局之科学,很合理实用。这不朽的杰作是来之于民间的工匠们,可为今后研究中国民居的学者提供一处完整的范本,严家大财主只是这杰作的组织者。那块大壁照好象学校的大黑板,只是全部涂了白色,位在墙身中央还两边对称,听说屋内外都可见到壁照,是用来反照光线的。瓦房屋高两层,二楼用木料搭建,三间互连,有前后阁,上面住人,下为大厅、仓库,中为天井,走马阁串通,天井则接受天上雨水,瓦檐下还有花草人物的雕品和绘图,图形栩栩如生,只是瓦顶压物没有我处的祠堂饰品多。我门在这个经历数百年风雨的大院内品茗、观舞,茶是当年皇宫贡品,有六百年历史,舞蹈则是白族的民间舞蹈,由当地的青年男女表演着,演员边献茶边跳舞,节目演得好,它可忙坏了不少带相机的游人。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我们走出严家大院,被汽车送到感通寺,要上苍山看山景。路上我们看到大理的“风花雪月”。风,指“下关风”,下关是大理新城城区,位于洱海南端,城南两边高山接口处南北风对吹,风力强劲,我在入大理时已见到在下关建有很多利用风力的风车;花,则称“上关花”,上关位于苍山脚下的一个平原区,(大理古城在上关)当地农民广种花草,有一种叫朝珠花(为此地最有名),还盛产山茶花,富人以尝花为乐,农民则种来出售;雪,称“苍山雪”,它指大理的天然屏障,苍山峰顶雪多,终年不化,(近年气温升高,这时暂见不到积雪)此山最高是海拔4122米,平时山上白雪皑皑,山腰树木郁郁葱葱,山脚又姹紫嫣红,真似一幅美丽的图画;月,称“洱海月”,至于苍山的地势,其山势险要,大理又是一个盆地,高耸的山脉流水,自山中流入盆地,形成一个大湖泊,此湖有十公里宽,七十公里长,湖水碧波万顷,水质清,水面平,人们称这湖叫“洱海”,传说天上玉皇之女曾飞越苍山之巅,来到波凌渺渺的洱海与一白族渔民小子幽会,后被玉皇发觉,仙女临走时将她的梳妆镜沉于湖底,自此洱海鱼儿骤多,倒也富庶了一方百姓。

    苍山峰多,地图上标有十八、九个,最出名的当数圣应峰。该峰海拔3666米,远看巍然耸立,峰顶雪影绰绰,山的脚下有寺庙名“感通”,寺旁建有索道,长达3000米,人们分坐吊篮上山,在吊篮里人如翔鸟,飘飘忽忽,向上飞升。初时觉热,后愈上愈冷,人在吊篮向下看,山坡上均种了高大的云南松树、杉树。索道越过山包就朝山下滑落,转入幽谷,这时山风很大,众人噤声缩缩,吊篮下落时,心被悬空,人们有点怕怕。

    索道的终点设在峡谷的平地上,人们出了篮,本想看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可此时山谷久旱无雨,难见瀑布踪影。只有少量泉水从石壁缝中渗出,泉水清澈寒冻,大家各取了一瓶带回饮用。还在电视“天龙八部”拍照场的珍珑棋局处照相留念。

    我们离开感通寺,进入大理古城,这时斜阳西照,各屋顶上它如象镀上一层金黄色彩,显的古城更美丽。大理的古城是盛唐时的南诏国,还相当完整地保存着当年的古风。街上石路是粗石铺成,进入南门,街道两边均为做生意的小店面,商品多为本地出产的手工艺品,我们购物的人不多,多以参观为主,而我则只购了一副老花镜。大家步行来到北门对处,在餐馆里集中,餐后仍去崇圣寺看三塔。可当时已开始入夜,人已疲累。女导游只好为我们在三塔旁的三塔苑租房住下,让游人各自入崇圣寺内观看,夜间三塔被射灯照着更觉美丽。


    当晚我确是很累了,但头脑却很清醒,我们住处离新城又远,人们多数不上街,年轻人则围座在一堆玩扑克、搓麻将,当英雄、争第一。我则早早休息,但却无法入睡,在床上我想起我来云南已经多天,今天正好是十月十八号,是我的大女儿的生日,我想起往年全家围座在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的情景,而这几天我和女婿却自我“放逐”,远在天边,无法当面向女儿祝贺,只好拨电话给妻子,叫她代为传达心意,才安然睡下。(回家后听妻子说:“女儿知道我打电话回家很高兴,觉得爸爸在远方也没忘记她,很感动。”)

    五、丽江路上行

    十九日我们起得很早,要去丽江城看玉龙雪山。汽车离开大理城一直往北,过了军马场,车子开始爬坡,它载着我们在大山中穿插。云南省的领导很重视公路建设,公路都是柏油路。我们在大理境内看到的公路两边多为荒山野岭。快到了松桂,汽车开始下坡,这里却变了另一个天地,原荒凉的山岭上全种满松树,车窗外都是绿色的海洋丗界,只有一条10米宽、灰黑的山路在车头前方延伸。云贵高原的车道全是山路。汽车时而像上天空摘星,时而像落谷底捉鳖。人们在此路上行走,才真正看到祖国大地的美丽和辽阔。这时汽车前进犹如海洋中的快艇,又好象升空的飞船,载着我们在碧波中遨游,在太空中散步。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车到了鹤庆就进入山区平原地,这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家乡的岭南佳果,也没法子看到婆娑的大叶榕和高大的木棉树,但此处却有高原的桑林,山区的梨子和平原的银杏、枣子……当地的人们也正在田间抢种蚕豆,那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很似1980年时我们的家乡。大家在回忆在对比在欣赏中不知不觉地到了丽江古城。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隔了窄小的迪庆高原区与西藏相望,此处的地势高度约海拔2800米,气候和新疆相仿,属早晚凉,中午热,太阳的紫外光线相当强,当地的男男女女均晒得黑黑的,他们以黑为荣,以胖为美,这里居住的民族是纳西族,纳西族人称美丽的姑娘叫“攀金妹”,丽江的女人很能干,也很勤劳,她们在传统上是爱用背的方式来运送东西,个个女人身后都有一个小包包。而男人却留在家里管家务、带孩子。这里的女人爱劳动,被云南人称为“一个丽江女人可顶八匹驴”。我们家乡的妇女也是一样勤劳肯干,也是很值得表扬的。

    位于丽江北部的约五十公里处,有一个民族叫摩梭族(属纳西族分支)这个民族更是奇特,被人称为“女儿国”。当然该地并不是没有男人,只是这个民族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母系氏族社会,它以女人为尊,该民族长期以走婚为传统,小孩子只知有母亲,却不知父亲是谁,男人全是舅父辈。所谓男大不娶,女大不嫁。(解放后此民族开始学习汉人,逐步改变男大不娶女大不嫁的风族)

    丽江城是在1997年开始发展的新城市,因1996年的云南大地震,丽江损失最惨重,世界各国都伸出了友谊之手,帮助这里的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那时起,新的城市建设如雨后春荀,商贸大厦和商品楼房日益增多,现在的街道是标准式的六车道。可惜因建设时间短,新城区面积还不大,它有待于今后继续发展和建设,相信不用二十年,此地会变成第二个昆明。

    丽江古城得黑龙潭的溪水引进,主渠道自古城入口处分多条支渠在古城的街道流过,这里家家户户绕水而居。多数店门口均建有石桥或木桥,有一派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人们在那弯弯曲曲的、热热闹闹的街上行走,各店铺酒肆熙熙攘攘,这里有讲着各种方言、更有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人们包括外国游人,他们在街道中来回穿插,购物观光。迷宫式的丽江古城更具独特的风格。古城里遗留下的建筑,房子不高,可占地却大,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古城入口处有几块大牌坊,是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物遗产名录的记载。一块上书:“丽江古城”;一块是江泽民主席为丽江古城的题词;另一块写着丽江古城的简介,其记载是;“丽江古城始于宋末元初,距今800年历史,现有六千住户,近三万人口,乃滇、川、藏三省的交通要冲……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葩”。

    参观后,我们步行来到新城区的红太阳广场,远远就可看到毛泽东的巨型雕塑。塑像背后的屏风上是毛主席的狂草书法字体,它写着伟人的诗词《满江红》,诗词曰:“小小环球,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叫……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晚上7点钟,我们进入丽江文化宫看民族舞蹈表演,舞台上建有浅水池,表演时可利用机械控制台板的开启,再加上舞台灯光的配合,更显民族舞蹈的特色,使表演出来的节目更是精彩、更是生动和活跃。可惜我在看戏途中,突然感到不舒服,要离场入丽江人民医院看病。这次得病,可能是高原气候之故,老人受不了,虽然时间不长,真难为了大女婿和侄儿沃权。我由女导游杨香君带着,女婿、侄儿陪着看急诊,真不好意思。在医院输液时,同村兄弟也很关心,他们多次打电话来问候。

    六、敢登雪峰降玉龙

    二十日上午七点正,汽车向玉龙雪山出发,玉龙雪山在丽江的正北方约一百公里处,它海拔5596米,为云南省的第一高山,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脚下却春意盎然。由于山上山下的气温不同,出现的景色也迂回不同,这里应是云南省最优秀的景点之一了。在路上我们先进入玉水寨参观,此寨位于玉龙雪山南麓,是当地居民新开发出来的景点,山地上新种了不少云松、云衫,村寨靠山而建,此景以流水为特色,其流水是雪山融化的雪水,汇集山涧泉水而成,清澈寒冻,分为多股从山坡上往下流落,山坡下筑了多层的防水堤坝,让水迂回流淌,最低处还建有浅蓄水池,还养有山溪鲤鱼,吸引着游人。水顺山溪下落,人向景点上爬,溪流湍急,冲刷出白色的浪花,形成一条白色玉带,惹人怜爱,更显美丽。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上雪山,人们要在白水河洗手、净脚。还要入白水山庄饮灵芝茶,大家经过洗手、饮茶,就会产生一种临时抵抗高原气候的能力。我在丽江城病愈不久,体力欠佳,决定不随大伙上山了,由两位兄弟陪同着在山下等待。我们在下面仰望玉龙峰顶,只见峰顶被大雾笼罩,山的上半截几乎看不到,大风吹动,尖峰若隐若现,要真正看到神秘的山峰确是很难哦。玉龙雪山共有十三个峰,我们无法数齐,只看到其中部分。12点到了,我觉得饿,但团友们还未下山,没办法,只好坐进汽车里看VCD。

    人们下山了,我经下山的团友介绍,知他们是坐吊篮上到海拔4506米处,上山后,因地势升高天气变冷,身体差的人就留在那里看景不上了,而青年们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一定要爬到海拔4680米的最高处。为了安全,人们在观雪点处租了棉大衣保暖,还有人怕上山出意外,购了氧气瓶带在身边以防不测。山上气温越高越冷,但有些团友不怕冻,反而把原来穿在身上的毛衣脱下,缠在腰间努力爬山,更有些人急于求成,想以最快时间到达最高点。他们快步登山,可不知道高山上的气压越高越低,氧气稀少,人越想快到,反而慢了,快步爬坡,累得气喘呼呼,双腿发软,结果事与愿违,还要经多次休息才能到达,相对来讲是落后了。

    这次上山的登山英雄,可算扬光厂厂长陈焕权和韩东亚厂厂长陈耀辉,妇女们则是梁玉青的妻子,她在丈夫的鼓励下,齐齐而上,以全团第四位的名次(女子第一)到达最高点。至于别的团友,他们也一个一个地相继到达,都摸到了玉龙头颅,人们在4680米的牌子处还留下了倩影,兴高采烈地下山。

    这次观雪,只有山下的三个体弱者不争气,我从英雄们下山时的神态,和他们被山风吹乱了的头发看出,山上雪多,风大,特别是冰川寒风吹得人们脸色发青,上山实在太辛苦了,但他们看到雪山的实景,辛苦了一点也是值得,英雄们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之大无畏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饭后汽车要回丽江城,人们看了雪山美景后心情愉快,一路上与导游小姐同歌共唱,欢声笑语,甚是喜悦。没多久,杨香君下车和我们讲再见,大家在一片依依不舍的气氛中离开了丽江城回到大理。

    昆明有十八怪,其中一怪叫火车没有汽车快,为什么?原来汽车司机空车从大理回昆明,车速可以加快,时间只用六个小时,而火车因在山区行驶,受到上落坡的速度限制规定,而且该铁路只是单线路,还经常要遇车,火车停站时间长,火车从大理回到昆明,却要花去十个小时,你说,汽车是不是比火车快?我们就是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才回到昆明的。当晚大家在车上的卧铺上休息过夜,也得到了较好的安置。

    七、腰缠万贯上云南

    回到昆明,已是二十一日上午十点,汽车送我们到昆明的西山公园游览,西山像个睡美人,她有美人的头、脸和身躯,这时睡美人被大雾锁住,若隐若现,更显仙气。昆明雾气重,汽车不敢快开,晌午,车子才到达半山腰车场,人们又要坐缆车上山顶,步行下山要经过龙门石窟看窟里的古迹,也可看山上的各种精奇植物,又可以看到山下的五百里滇池。人们还在下山的路边选购纪念品。我在一间店里见有画师在小玻璃瓶内绘画,选购了两件,还请画师即时为我在瓶内写上昆明、癸未年等字,心满意足地下山。

    在今天有钱的年代,旅行的人通常会购点当地纪念品回家的,这是旅游人的共同习惯。说起购物,它让我想起了祖国东海的杨州,古代诗人曾对它用了不少美好的诗词描写当时的美景,它可说明古时这里已很有名气。当时的商贾、才子云集,畅游杨州,他们在那里大量挥霍,我在购物时也想起了这样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杨州”。究竟十万贯是多少?我不知道,应该是很多钱吧。我们这次到云南,厂长们是有计划的,他们所带的旅费少则三、五千,多则一、二万,大家都想在云南满足一下自己的购物欲。云南这个地区因地处热带、亚热带与高寒带的交汇点,其物产集天地之灵气,集万物之优长,是很值得购买的。我们在昆明世博园旁的瑞丹珠宝加工场看到:耳环、戒指、玉镯、玉观音、玉佛像;在大理看到:名贵药材、茶叶和大理石;在丽江看到:有防癌、治癌的红豆杉制成的食具、藏红花;在昆明的药材批发中心看到:天麻、三七、白药、冬虫草、当归……应有尽有,标价低,货品精。昆明还有将“三七”碎成粉末的免费加工,人们还排着队等候打粉啊。冬虫草也算便宜,我们也争着买,我团有个人一次就购买了3000多元。由于我们购物多,从不讲价,购物果断,该买就买,决不犹豫,可被云南人称广东人为“水鱼”。其实那些物品是比广东价廉物美的,我们有钱带来,为何不买呢?经初步的估计,我们全团这次购物所用的货款,可能达十三万元之巨啊。与古时的商贾、才子花费可相媲美,也看出我们这群东莞人豪气的一面。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这次的云南之行,它给我的启发是:人是要外出去见见世面,要增加见识的,要在旅行中取长补短,不致坐井观天。团队还要有协作精神,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才能使旅程更为愉快。做人还要有诚心,对自然对人文要怀着敬仰之心,对人间苍桑的变化要随缘、豁达,也就是我们要对人生的短暂要珍惜和尊重。

    最后一个的体会就是:要想磨练自己的身心,就应大胆出去游历,不怕艰苦,大胆放逐,在路途中增强个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这才是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动力。

    回来后,我们都参加工作了,这次入滇我得病受到当地导游小姐的照顾,为了感谢她,我写了一封表扬信寄给丽江玉泉旅行社,表扬“攀金妹”杨香君。不知丽江玉泉公司收信后有何反应?

    写于2003-10-222006-10-15修改


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