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文诗歌网散文写景散文散文内容详情

苍茫大地任我行

匿名 2024-03-10 00:47:08 359 下载本文
    “……现在飞机开始下降,请关闭手提电脑,系好安全带……”当空姐甜美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时,飞机已经开始下降了,我睁开了一直眯糊着的双眼,就象是睁开了一直在眯糊着的内心。从白云机场起飞到此时,飞机飞行了多久,我没具体看时间,也许有四个小时,也许没有。用了多长时间都不是很重要,可以被我挥霍的,似乎只有时间了。

    机窗外,除了白云还是白云,一团团的,一簇簇的,没有一丝杂质。我突然想起一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我在万米高空中爱着你。”

    这样的爱,是不是这样的没有一丝杂质?

    飞机继续在下降着,一层一层的、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白云向上浮起着,我感觉到飞机在下沉,自己在下沉,从厚厚的没有杂质的云层里,下沉到动感的飘浮着的云层里,再下沉到能看到灰色天空的六千米、五千米……的高空,一直到能看到脚下连绵的山,镜面般发亮的水面,还有一望无垠的玉米地。飞机向前向下飞着,玉米地就连片连片地向后倒退着……

    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听到噼里啪啦的解开安全带的声音的同时,也听到不少人长长的吁气声。每次坐飞机,飞机降落后都能听到这样的吁气声,我笑。

    从机场进入沈阳市区,一路上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还看到了浑河,浑河古称沈水,沈阳即因位于浑河之北而得名。我们看到的浑河河水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这让我感到惊诧,浑河穿过市区,河水却如此清澈,这在全国的城市中倒是少有的。

    九月的沈阳,和风拂面,正是好季节。

    午饭后,我们就到故宫去游览。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经过增修,又成为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1926年至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古建筑100多座,总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特别是看到那些结实的土坑,我就想,在这样的土坑上过日子,是不是特别的温暖?

    故宫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导游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孝庄住的西宫,站在这位拥有"满蒙第一美女"之誉的大玉儿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不禁又想历史上记录的大玉儿、多尔衮和皇太极的感情纠葛。大玉儿与皇太极异母之弟多尔衮青梅竹马,终身暗许,却被皇太极纳为侧妃。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大玉儿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很爱大玉儿,但当他得知大玉儿仍然心系多尔衮时,对她不禁爱恨交织。

    皇太极死后,政事动荡,多尔衮却独排众议,坚决拥立大玉儿(后称孝庄)的七岁儿子福临为帝。

    这种种情况,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多尔衮对孝庄情深依旧。而孝庄却为了大清基业与儿子的未来,对他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他称帝的野心。两人彼此相爱渴望,却又彼此暗斗提防。而多尔衮与逐渐长大的顺治也产生了政见上、情绪上的尖锐对立,孝庄夹在两人之间,苦心设谋调停。权力与爱情的煎熬终使多尔衮英年早逝,孝庄虽松了口气,却也无比痛心难过。

    在游览故宫时,开始下雨了。雨时大时小,我们在雨中穿行在各个宫殿之间,看皇宫再怎么的气派,都是些古老的气息,既辉煌也沉重。

    只是这雨中,这古老的沉重中,还有爱情,这就已经很好了。

    沈阳张氏帅府

    虽然我以前没到过沈阳,但却听过许多人说过沈阳,说沈阳除了故宫也就没有什么好去的地方了。这次沈阳行还安排了一个参观点就是张氏帅府,同行的朋友都说这是主办单位凑合的消磨时间的节目。

    我向来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对于这种集体活动,更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带队的说去那儿就去那儿。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其存在意义,都有值得我们去观察去记忆的细节。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丽,而是我们的眼睛到底缺少了寻找美丽的能力。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始建于l914年,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为一方形大院,占地2.2万平方米,是东北军统帅张作霖、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住宅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与体现。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观念根深蒂固,拥有一份自己的房产,几乎是每一个人奋斗的最基本目标。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了条件,首先就是置产。房屋还是最好的财富持有方式,持久、耐用,还可以作为家族文化和荣耀传承的载体,传给下一代。当年的张作霖置下的这一豪宅,中西结合,如今说是历史的见证,但我想,可能更多的人会在潜意识中以他为榜样,以此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吧。

    张氏帅府的结构承袭中国传统建筑,三进四合,共有房舍74间,占地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小青楼、大青楼。20世纪20--30年代这里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


    同行的人在进出张氏帅府时都在津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当年的历史,谈论历史就象是谈论一门科学,人们在谈论时还要夹带着自己的观念,说如果当年怎么怎么……,历史就会怎么怎么重写。我一向来对历史不感兴趣,我一直认为历史就是肮脏的政治的记录,历史就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历史就是君子忠臣的死不瞑目,历史就是乱臣贼子的花天酒地。

    所以我只看建筑的特点,看屋子里的旧家具,看展览馆里的老照片,看老照片里时尚的赵四小组身上的婚纱……看张少帅与赵四小姐的半世情缘。

    从沈阳故宫到张氏帅府,原来,爱情无处不在。

    沈阳北陵

    9月26日,我们去了北陵游玩。北陵又叫清昭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被称北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康熙、嘉庆年间后历经改建和增修,是清代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与明代帝陵和清东陵、清西陵相比有独特风格。

    外出旅游,去看坟墓的机会还不少。突然想到平时生活中,许多人对坟墓是比较忌讳的。可外出时对这些陵墓却是津津乐道,这是种什么心态,我想不明白。

    中国人除了对置房产有特别的嗜好外,再就是对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特别的注重。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过多的财力去讲究自己的坟茔,但最差地也要弄上幅好棺木。有钱人家、高官富豪自然对自己的坟墓就更加地讲究了,更何况是皇家陵园了,更是尽显皇室的高贵与气派了。

    看过不少的陵墓,其实再怎么样也就是建筑,不管是活人也好,是死人也好,都是住的地方。只是死人住的地方更清静些而已,一个人活着也就是几十年,死了也应该是清静清静了。昭陵建筑特点是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陵园为平地建造,南北向。平面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00米。周围有砖缭墙。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南墙正中为正红门,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3间。两侧墙上镶嵌琉璃蟠龙。正红门外自南向北依次为下马碑,华表一对,石狮一对,三孔石桥、石牌坊各一座。石牌坊为青石雕造,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雕工精细。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院落,东为更衣亭,西为宰牲亭。正红门内参道两侧立有华表一对,石兽六对。碑楼在北部正中,内竖“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楼两侧,立有华表,东西两侧建有茶膳、涤器等祭祀用房。

    陵园的前部分其实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令我又想到生与死的问题。我一直认这死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细节。如果我能在这样一个静寂的地方永远睡下去……其实我真的愿意。共3页,当前第2页123

    陵园后部的主体建筑由方城、月牙城和宝城组成。方城为城堡式,南墙正中辟券门,名隆恩门,上建三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门楼。城四角建有角楼,均为重檐十字脊,黄琉璃瓦顶。方城正中为隆恩殿,仰覆莲须弥座台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进深各3间。殿前东西两侧建有配殿和配楼。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方城北面正中为券门,上建歇山式重檐黄琉璃瓦顶明楼,内立“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面是月牙城和宝城,地宫在宝城中间的宝顶下,宝城后面是人工修筑的隆业山。

    走在城墙上面,雨后的空气很湿润,也很清凉。周围一切都很安静,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小鸟的鸣叫,清脆悦耳。城墙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木和杂丛林,一些树木上长着红红的叫不上名字的小果子,一串串的很炫目。我让同行的给我拍照,她很惊诧地说,在这还是别照了吧,你拍拍风景就行了。我笑了坚持让她给我拍了两张,背景就是地宫后面的隆业山。

    人终归是要死的。

    从城墙上能看到陵园外围的湖水,还有湖岸在轻风中拂扬着的垂柳,死亡的气息还在很远的地方。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猜你喜欢